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減肥瘦身」我不胖,我只是骨架大


最近開始在練身體
原先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要減肥
後來做了功課後發現肌肉在減肥中的重要性
簡單來說就是身上同樣一公斤的肌肉跟肥肉
他們在你做相同份量的有氧運動中所消耗的熱量是差了近10倍的
所以減肥過程中配合重量訓練增加肌肉是有很大的幫助

在這段減肥過程中我修正了很多過去不正確的觀念
首先是體重的迷思
以前減肥最在乎的就是體重計上那起起伏伏的指針
每天要踩上體重計前的那一秒都像是看聯考放榜的榜單一樣即刻煎熬
如果小數點比昨天少一點就會莫名感到振奮
儘管那可能只是當天少喝了一杯水所造成的結果罷了...

事實上減肥真的不要看體重
減肥的意義不在於數字的減少,而是視覺上的變化
因為肌肉跟肥肉還有一項最直接的差異,那就是密度的差別
簡單來講就是同樣一公斤的肥肉跟肌肉,體積就差了4-5倍
關於這點網路上有一個很有名的案例『林書豪VS連勝文』
林書豪---身高:192cm 體重:91kg
連勝文---身高:192cm 體重:92kg


你不講我還以為他們兩個差了十公斤以上
沒想到竟然只差一公斤!
所以這就是一個活生生血淋淋的肌肉跟肥肉在體積上的差別....@@

自從看了這張圖之後
我在整個減肥的過程中就不再踏上體重計了
只要每天有按照自己的步調做有氧運動再加上重量訓練就好了
一段時間後照鏡子用目視的就能夠看得出體態的差異
至於體重計上的數字根本就不重要
反而是天天量體重很容易會讓自己流失信心與毅力
辛苦了一個禮拜後發現體重沒有減少時的那種失落感常常就是造成運動中斷的元凶
但其實這過程都是在醞釀,不會白費的
套句電影《讓子彈飛》的台詞:『別急,讓子彈飛會兒~』
就算是煮開水也要持續加熱一段時間它才會沸騰吧
減肥真的沒有捷徑,尤其是過了三十歲的人
持之以恆運動絕對比你短時間內不吃不喝的數字遊戲有意義多了

我靠著運動方式減肥到今天持續了約兩個月的時間
體重部分只少了約2-3公斤,但視覺上卻有很大的差別
最重要的是這2-3公斤肥肉是紮紮實實的消失
而非只是暫時性的去除水分後體重計下的迷失
這種方式減少的體重不會因為你這兩天吃的比較澎湃就讓體重回來
只要你還是維持正確的運動習慣,正常的飲食下是不會復胖的
還有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關鍵
除非你是有時效性的減肥需要短時間內瘦身(例如拍寫真集或下個月要跟暗戀對象去水上樂園)
否則我建議減肥不要定下數字目標
假設你訂定了一個月要減少兩公斤的目標
當月底到了,你發現只少了一公斤
你就會為了達成減少體重數字的目標而做一些無意義的行為
例如在目標截止前一天不吃東西或過度的運動
這只會讓你將焦點又從體態的變化轉移到數字遊戲上
對於真正的減肥目的一點幫助都沒有

關於減肥的課題我目前還在進行當中
還有很多在這過程中所累積的觀念或方式
之後會再陸陸續續將這段時間的心得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